破茧成蝶,乘势而上。
在高工LED董事长张小飞博士看来,破茧不是来自过去,而是来自未来。从今年开始,显示万亿市场已陆续展现出来;乘势可以说是一个风口,这个“势要比前十年LED照明的“势来的更大。
12月10日—11日,由强力巨彩总冠名的主题为“破茧成蝶,乘势而上的2021高工LED显示与照明年会暨由兆元光电冠名的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,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隆重举行。
秉承行业最高规格,本届高工LED年会共设4大专场,覆盖芯片、封装器件、显示屏、照明、设备、IC电源、关键配套材料等LED产业链。
在12月11日下午,由新益昌冠名的闭幕式专场上,张小飞博士与兆元光电总经理吴永胜、新益昌总经理宋昌宁、明微电子显示驱动产品总监宋湘南、晶台股份背光事业部总经理邵鹏睿、华灿光电副总裁王建民、兆驰光元总经理全劲松、强力巨彩品牌中心总监廖小斌等嘉宾就“LED显示如何开启更多场景?、“供应链生态循环弱点与难点、“Mini/Micro未来几年预测等话题在圆桌论坛环节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以下为圆桌对话实录(高工LED整理,有删减):
张小飞:我们如何做到技术先进?产品差异化?质量有保证?
吴永胜:面对未来规模宏大、品类繁多的背光应用需求,兆元光电提出了“全方位和“零不良的产品品质及服务理念。
近几年,兆元光电在紧跟白光照明行业步伐的同时,还紧盯未来技术的发展之路,比如新型显示市场,目前已在Mini LED和Micro LED部分已经处于行业领先。未来,在技术创新、产品质量、客户服务等方面,兆元光电还将会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王建民: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,我们看好Mini&Micro的未来发展
华灿光电最早靠显示屏用LED芯片起家,也是靠显示屏用LED芯片走进资本市场,经过公司持续创新和突破,今年的几大技术创新着重解决了困扰显示屏行业的难点痛点,完美的实现显示屏的显示一致性和更好的色彩饱和度。
华灿光电早在2017年开始对Mini&Micro进行研发,2019年Mini LED芯片实现批量销售,2021年上半年Mini LED产品销售持续大幅增长,下半年也持续有应用了华灿芯的Mini LED终端新品推向市场。公司2020年募集约12亿元投向了Mini&Micro领域,目前扩产非常顺利。
张小飞:中游封装企业在产品上如何支持下游?在技术上、价格上如何给应用厂商更多的鼓励?
全劲松:其实照明仍是LED的主战场,目前国内企业还有很多领域没有突破,比如超高光效、超高性能、车灯、UV、植物等,还有很多空间可以找寻。所以兆驰光元在照明领域,还会持续投入,真正做出最高光效、最高品质、最高性能的产品,与国际厂商竞争。
在Mini LED领域,虽然三安光电、华灿光电、兆元光电等上游芯片企业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沿,但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坚持去做。我们也希望上游企业能够保持竞争,从而提升中游企业的竞争力。
张小飞:您现在的产品在一年后供给中型以上的企业,售价能降到多少?三年后又会是什么情况?
全劲松:Mini倒装的直显到明年这个时候可能比金线还会便宜,预计会便宜10%—20%。
在Mini背光方面,65吋电视机在两年前刚引入的时候,Mini背光成本+驱动成本要2000元以上。而现在,我们希望POB方案加上驱动成本控制在500元以内,预计未来几个月就会实现。
邵鹏睿:在背光方面,晶台的定位是做封装器件,不做模组。从成本上来讲,降价空间比较大,预计明年至少会降20%——30%。
在直显方面,目前小间距发展已进入“深水区,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外乎是通过更好的工艺技术或者产品设计技术,开发更具性价比的产品。而晶台股份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。
张小飞:预计明年Mini直显的价格是多少?
邵鹏睿:预计明年这个时候单价预计至少有10%的降价空间。
张小飞:最近IC在降价,预计价格什么时候会比较稳定?
宋湘南:由于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,上半年IC价格波动较大。接下来,明微电子会继续扩大研发团队,坚持创新,为用户做更有价值的产品。
张小飞:目前,国产IC和进口IC的比例是多少?未来的价格走势如何?
宋湘南:有创新才能有实力跟国外的产品相竞争,我们坚持创新的目的就是把性能不断缩小,甚至领先,只有这样以后大家才不会受国外驱动IC的价格影响。
明微电子已在山东潍坊建立了自己的封测厂,从源头上把控品质。未来还将在安徽铜陵建立扩大化的封测场地,从而保证产能供给,保障整个IC的价格平稳。
张小飞:国产设备厂商如何帮助封装企业?
宋昌宁:新益昌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,于今年4月28日登陆科创板。目前,我们的毛利率也确实比较可观,但这是靠我们不断地进行产品迭代来提升的。企业能够长久的走下去,靠的不是一味的杀价,而是要通过不断的投入研发来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。